常见问题解答

北京京师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

心理健康智能筛查系统简介

流程:

上传学生视频——人工智能分析——输出测评报告。

详细描述:

在学生运动或活动时,拍摄40s-60s的视频(全身、正脸且无其他人或动物入镜),上传到小程序,就可获得包含情绪稳定性、焦虑、抑郁、社会适应性、敌对性、社交敏感6个维度的心理健康筛查报告。

理论基础:

以脑科学及行为发展科学、人工智能科学、教育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算法及应用手段,基于智能硬件既有数据系统,为6-18岁学生的脑成长核心指标实施评估与监测的智能体系。

涵盖服务:

心理健康筛查、心理健康危机预警、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方案服务。

2

你们的技术从哪里来的?

技术来源:

技术来源于国家十三五课题"教育创新与核心学能建构"成果转化,课题负责人为李丽娅博士。

技术根基:

来自于教育部原"中社开元学生潜能研究所"。研究所是于1997年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师大心理系、教育部三方共建,由时任教育部总督学柳斌牵头。研究所主要研究0到18岁学生潜能的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心理健康是其中一个方向。国内第一批心理健康辅导室和相关管理标准就是出自该研究所。

3

你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核心技术:

学生行为轨迹认知技术。

技术原理:

人类的"观察力",是"觉知力"与"理解力"的深度结合。人类的"洞察力",是透过"觉知"的现象,深度理解事物背后本质的能力。

学生行为轨迹认知技术,将视觉"觉知力"与"认知心理学"赋能的"理解力"相结合,透过外在行为现象,洞悉内在心理本质。其中通过模式识别技术,对视频中学生全身关键点识别算法,相当于认知技术的"眼睛"。

神经网络部署,是学生行为轨迹认知技术的"智慧大脑"。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师大心理系、清华大学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多位行业顶级专家科研实践构部署核心算法,使用的是当前最复杂的国际顶尖算法———卷积神经网络周期性反向传播算法,经过2000万次校验,让认知推理更精准。

4

视频分析技术的合作单位和专家都有谁呀?

合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信工所")。

技术骨干:

操晓春(教授),是京师明德的专家顾问,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家所有网络安全方向的模式识别技术算法和应用, 包括上升到国家层级最保密层级的技术和应用方法,来自于操晓春教授团队。

5

你们视频筛查的准确率有多高?

经过大量临床、教育领域检测,心理筛查指标的判断准确率为98%。

6

你们心理筛查技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技术阶段一:

从1997开始,李博士参与筹备"中社开元学生潜能研究所",当时是从视频中抽出一张张照片打印出来,然后靠人工进行分析测评。

技术阶段二:

2016年,李博士作为国家课题负责人,引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研究并应用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快速校验测评,实现人工智能心理测评。

7

2000万常模的数据是怎么来的?

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量本土化科研实践及科学取样和心理筛查、访谈、追踪,积累了2000万人次常规模型数据。

样本来源:

北京、重庆、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陕西等地。

参与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科院心理所、教育部国家教育技术协会、卫生部、北京天坛医院等相关脑科学、心理学及医学权威部门。

8

传统以纸质量表、单机版脑软件、网络版等形式进行检测的劣势

主要劣势:

  • 受填写趋好等因素影响,学生脑筛查数据易失真。
  • 目前传统量表都是单项量表。受测评形式制约导致30%左右题目用于防止测试者撒谎,费时费力。甚至引起烦躁情绪,影响测量结果和档案数据。
  • 专业测评量表都有测评年龄、群体等限制,选错测评工具及不适宜工具情况比比皆是。
  • 传统方法形成的脑档案内容大多是主观描述自我评价为准则,缺乏客观持续性的行为反馈记录及相关半、非结构化数据。
  • 传统测评方法缺乏针对个体测评结果进行持续跟踪及周期性的测评(无法验证心理健康教育结果,学校心理健康活动和内容的制定依据)。

其他劣势:

  • 在机房电脑测评,施测前如果不能正确进行指导语的指导,或者施测过程中无法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解答,都会影响收集数据的准确性。
  • 传统信息化测评无法实现随时、随地查看。
  • 传统测评难形成可供区域分析和比对的测评数据(对学生的脑问题进行快速统计并与同区域的其他学校进行对比)。
  • 主管部门不易查看其检测情况不易形成联网大数据,无法支撑决策依据。
9

心理健康智能测评有哪些优势?

主要优势:

  • 无感采集更精准。
    视频采集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当下的脑状态。从行为心理学和脑科学的角度来说,只有无感、常态化的数据才是最真实的,数据效应用价值也最大。
  • 一次采集,多维分析。
    心理健康智能筛查系统的指标目前有6个,可以使用一个视频,一次性出具筛查结果。
  • 拥有全国范围内教育领域最大的心理健康常模库。
    2000万人次全国学生常规模型数据(连续追踪6-9个月),是目前教育领域最大的常模库。
  • 操作灵活,量化筛查更高效。
    通过视频筛查能实现:当下需要、及时能测的效果。

其他优势:

  • 国内外顶尖专家团队支撑。
    李丽娅博士主导科研。由国内外27位顶级专家组成团队,以脑科学、生命科学、心理学、神经系统等综合科研理论成果为基础。与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心理所等深入合作。
  • 无需安装下载,应用更方便。
    无需任何安装、下载,局校两端相关人员使用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查看后台信息,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报告可随时查看和下载使用。
  • 数据连贯可追溯。
    局校两端互联互通,进行多维度查询、分析,形成连贯可追踪大数据分析。
10

你们和北师大有什么关系?

合作关系。

11

你们和中科院有什么关系?

合作单位。人工智能技术来自于中科院信工所,信工所操晓春教授也是我们的专家。

12

你们的课题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批复的?有没有结题?

2017立项,十三五课题,是《教育技术创新与核心学能建构》课题的成果转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批复,已经结题。

13

你们公司有相关专业人才吗?

有,我们的专业人才由李丽娅博士领衔,涵盖多个相关领域。

  • 李丽娅 博士(总课题组组长)英国爱丁堡大学心理学博士,北京一堂教育研究院院长,原教育部中社开元学生潜能研究所联合创始人,香港儿童多元智能研究所创始人,教育部中国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常任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任理事。
  • 汪晶 博士,中国首批脑神经反馈技术咨询师,北京一堂教育研究院 原测量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发展中心研究员,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吴昌品 博士,中科院心理所临床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年度研修班导师及督导师
  • 冯辉,国际培训师协会认证培训师,卡牌投射分析师,觉知和解疗法创始人,生涯规划专家,曾主导过教师成长项目、中小学翱翔计划、高中生涯规划项目等,AI技术专家。
  • 操晓春 博导,中科院信工所重点实验室 教授、博导,中科院百人计划科学家,成果转化中心 主任。
  • 参与专家还有中科院计算所博导王树徽,AI学习中心主任李存刚等。
14

实施心理健康智能筛查项目,有哪些价值?

  1. 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意义:
    数据实时管理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区域内各校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发现异常数据及时做出工作指导。
  2. 对学校的意义:
    对校内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动态筛查。高危情绪学生及时应对,危机前置。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指数、心理可靠性及建立校内心理健康档案。
  3. 对学生家长的意义: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提供指导。及时与学校、教师配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成长的源动力。
  4. 对学生的意义:
    防止学生因无法正确处理的关系导致危机事件、校园霸凌等。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认识自己心理深层的不良情绪,及时调整。
15

你们的产品主要卖给谁?

我们的心理健康智能测评产品的测评对象为6-18岁青少年,无论区/县/校都可以购买。

16

你们的销售模式是什么?

销售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纯云端服务,另一种是数据系统本地部署+云端服务。

详细:

  1. 第一种模式:纯云端服务,按照ID付费。
  2. 第二种模式:测评数据系统本地部署+云端服务。
17

采用本地部署模式的话,后续你们给什么服务,怎么收费。

采用本地部署模式,我们可以提供2年的免费技术服务(涵盖技术答疑、优化升级、数据包更新等)。

18

怎么确保学生信息安全?

  1. 筛查系统经过了云安全认证合规检查,保障了数据存储与处理安全可靠,并使用管理终端和云平台双向身份验证,最大程度地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 如果本地部署筛查平台和信息管理平台。这样学生的视频及视频分析后的心理指标数据还可以留存在本地。
19

你们的这些技术目前是不是具备自主产权?

是的,我们的产品拥有相关软件著作权及专利共超过20项。

20

心理健康智能筛查的流程是怎样的?

  1. 视频采集上传。将视频上传小程序,绑定学生信息。
  2. 智能分析。对视频中学生的行为轨迹进行识别,进行关键点的标定。
  3. 报告反馈。云端服务器处理完后的各维度指标及健康水平信息反馈到学校端/局端的心理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就可以看到个体的心理报告、学校/年级/班级心理测评状况、当次心理指标异常学生报警等。
21

心理健康智能筛查项目如何实施?怎么落地?

区域或学校合作以后,可以开通账户并且给各个学校建立独立账户,学校给每个家长建立登陆账号并通知家长绑定、上传视频即可,系统会自动分析出报告,学校可以查报告,看测评情况。

详细:

学生心理健康智能筛查系统采用SaaS云部署方式,其中视频上传平台(施测/学校端)、测评管理平台(局端/学校端)基于局端私有云继续本地部署,学生的视频及视频分析后的心理指标数据均留存在局端。基于常模和专家模型进行神经网络部署的京师明德云平台只拉取学生视频脱敏后的数据(视频编码及行为识别编码),进行数据的比对、推理、判断。

22

除了学生的个人筛查报告外,学校和市区有团体报告吗?

根据测评区域大小可以提供。(这是一个定制化需求,需要您给我们授权一个查看和下载数据的权限,才能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团体报告的撰写)。

23

心理健康筛查指标,国家有要求吗?

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的答复函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24

心理健康档案是否有国家标准?

目前提出了心理健康测评的要求,但没有统一标准。对于心理档案: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区域特点进行设计添加。

详细:

国家从 99年开始是有要求,来对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进行管理。目前的情况是,学校的心理档案大多以班级和团体为单位,记录一些心理咨询和访谈观察的材料。但是从纵向来说,对于个人系统化的记录是没有的。

对于心理健康档案目前每个地方的需求差异较大,比如浙江沪,他们提出是不是通过行为观察动态监测学生心理安全的状态,进而积累真实的数据和痕迹,作为学生未来,甚至给后带留下一些精神的沿袭和传承。

25

视频总是上传不成功,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1. 系统会提示未上传成功原因,请仔细留意提示信息。
  2. 如果没有提示,一直显示缓冲,请您在网络稳定的环境中重新上传。
26

拍摄的视频有要求吗?

  1. 确保取景框内只有被测一人。视频连续拍摄40-60s。
  2. 近距离正面拍摄全身,确保面部、躯干、四肢都在视频中。
27

视频是家长拍还是老师拍,工作量大吗?

我们产品提供家长上传端口:家长上传视频的话,从拍摄到上传平均时长2分钟。当然老师也可以根据需求拍摄上传。

28

视频上传成功了,但是报告为什么一直出不来?

系统接收到视频数据后,需要根据视频内容同步抓取多个点位对应的有效信息,再进行分析比对后才能出具报告,正常情况下10分钟就可出具报告。但是当集中上传视频的人过多就需要时间长一些。

29

筛查出有差异问题的孩子,怎么处理?有没有解决方案?

首先,心理教师需要处理危机预警名单。学生心理健康负责教师对危机预警名单的学生进行面谈,确定学生危机风险程度。

然后,心理教师根据学生风险程度和自身专业能力、资源,可以将差异结果的学生区分为三个群体,针对不同的群体给与不同的

  1. 自愈型。通过放松训练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自己能够调节恢复;
  2. 自留型。教师能够通过心理咨询,引导学生逐渐恢复正常;
  3. 推介型。危机风险较高且心理教师没有能力处理的学生,需要将学生推介到专业机构,以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

最后是持续跟踪。定期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智能筛查或面谈,确定学生自我调节和心理干预的效果。

30

筛查结果异常的学生多吗?

每个地区或学校都是不一样的,平均的检出率可以参考《中国国民心理发展报告(2019-2020)》,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已经达到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随着疫情爆发还有明显上升趋势。

31

检出率这么高,学校心理老师处理起来很难,有什么方案吗?

我们会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自主心理成长两方面帮助筛查后的解决方案落地。

  1. 一套学生心理成长活动库。在学生心理健康智能筛查后,系统会根据学生6个指标的不同水平匹配对应的心理成长活动。
  2.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体系。包括系统化专业成长,比如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由北师大继教院与教培中心组织;心理大讲堂,比如情绪减压管理系列、自我成长等主题。
  3. 搭建专业的学校心理辅室。通过智能软硬件让心理教师有专业空间和便捷工具,为每一位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32

你们对老师的培训是多长时间?怎么收费?

老师的培训分为两种:

  1. 系统使用培训:在项目落地后会组织线上培训,并配有系统使用手册,费用免费。培训后有客服热线,及时解决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2. 心理专业技能提升:系统化专业成长,比如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由北师大继教院组织,北师大直接收费)。
33

我觉得测得结果跟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怎么处理?

初次处理:是这样的,您说的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咱们的评测一直强调的是生活情景化,因为报告是根据视频中的信息出来的,有的学生是在有感情况下拍摄,或者在当下场景对学生来说是有压力的,都会对测评结果产生影响。您如果对报告有疑虑,可以重新拍摄视频进行测评。

二次处理:我们会邀请专家对您的视频和测评结果进行比对,等结果出来详细跟您沟通。

三次处理:如果老师还是对结果有疑虑,就让专家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在于报告对比,给老师做出解释。

34

心理健康服务有哪些相关政策?

202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这是新时代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理论政策基础。

《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2022年,《通知》第五条明确指出"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积极借助专业工具和手段,加快研制更符合中国学生特点的心理测评量表,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邯郸市教育局2022年,《意见》将"强化阵地建设,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作为三大重点任务之一,提出探建立全市共享的统一心理健康测评云服务平台。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教育部2021年,通知中,多次提到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要求:小学阶段应引导学生识别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并会求助,防止产生心理创伤;初中阶段应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性心理,提高预防性侵害能力;高中应引导学生识别并预防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教育部2021年,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其他政策:

  • 2002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
  •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 201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 本建设标准》(试行)
  • 2011年6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 国家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
  • 201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教基一厅函〔2015〕36 号)要求,规范和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 规章制度,建好心理档案,开设心理热线
  •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 通知(教党〔2018〕41号)
  • 2021年5月,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咨询(辅导)服务,学校可通过购买专业服务等形式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筛查。通过医教结合、医教协同方式,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面向所有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不同学段转接机制,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安全保护机制。
35

脑科学有那些相关政策 ?

习近平主席参观北师大实验室,观看脑刺激技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演示

习主席参观了学生行为、学习困难评估、学习能力提升等实验室,仔细观看科学仪器上显示的参试者脑电波等图像和数据。习总书记强调,教育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在基本原则的第三部分指出:"注重方法创新。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脑科学等领域前沿技术方法,开展计算机网络测试、人机交互测试等,探索多领域综合评价和跨年度增值评价,推动监测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36

什么是常模团体?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群体的一个样本,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就是常模。通俗讲,就是如果你要测学生的心理健康分数,就需要先在国内找到足够多的学生采集数据,这群学生就叫常模团体。

常模就是通过对常模团体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给出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

37

为什么需要常模?

常模的作用是让测验者明白测验结果分数的意义,常模越具有代表性,得到的结果就会越准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成人做量表和孩子做量表,原始分的分数一样,会有可比性吗?当然不能,因为常模团体不一样,群体也不同。即使同样的分数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

38

常模样本量怎么理解?

总体数目小,只有几十个人,需要100%的样本,如果总体数目大,相应的样本也大,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而京师明德心理健康智能筛查系统的常模达到2000万人次。

39

问题咨询时,怎么联系上你们?

微信联系人:刘先生:lsw-allen

40

你们公司办公地址在哪里?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北京师范大学南院)京师科技大厦A座